直播带货务必诚信为本
近日,某头部主播频繁出现带货“翻车”,引发关注。近年来,不少“网红”、影视明星加入直播带货行列。随着直播电商市场从2017年的百亿元规模暴增到2023年的数万亿元规模,不少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头部主播,依靠坑位费和抽成佣金等,赚得盆满钵满。没有线下中间商赚差价,头部主播及其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新的“中间商”,将流量大量变现。
头部主播带货“翻车”话题愈加频繁地成为舆论热点,其背后是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直播电商市场发展仍不够规范。数据显示,近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对此,有必要加强监管,促进直播电商规范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网络消费作出五方面规定,对直播带货同样适用。针对直播的特性和突出问题,《条例》还作出了多方面规范。这有助于促进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条例》明确了平台、直播间和主播均有责任,但一些主播为了规避责任,不惜玩起“文字游戏”,在直播间商品页面标注“本商品销售者为链接所属店铺而非本直播间”等字样。这样的做法缺乏担当,不仅挽救不了口碑,反而会遭到更多质疑。事实上,头部主播不仅是商品的推荐者,很多时候还充当销售者或营销者。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的相关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司法实践探索。进一步厘清主播、平台、商家等各方法律责任和义务,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从而加强对直播带货全过程监管,倒逼行业自律,让消费者更安心。头部主播在行业内具有“标杆效应”,除了监管部门已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外,平台也要将管理前置,对头部主播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并建立更为严格的内部处罚机制。
对带货主播来说,直播带货务必守好“诚信”二字。推荐商品时,必须确保商品质量和信息的真实性,不能误导消费者。特别是头部主播,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更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对消费者负责到底。
原文链接:http://jtyst.shanxi.gov.cn/xyjt/xyxc/202410/t20241016_96744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整村授信”巧解农户贷款难
最新加入
2025-05-07靖江公路分中心统筹兼...
2025-04-24中信科智联闪耀交博会...
2025-04-08靖江公路分中心开展安...
2025-03-17定西公路应急中心:以...
2025-03-03江苏靖江分中心开展党...
2025-02-27绵阳市安州区“交旅融...
2025-02-27卢军主持召开厅党组理...
2025-02-26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