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建管养运”一体化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消除等外路,农村公路通硬化道路率达100%,全市675个行政村实现通车率、农村物流覆盖率100%。2021年,全市共4条农村公路获评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徽州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黄山区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外联内畅”建网络。大力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逐步消除农村公路安全运行瓶颈,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不少于100公里;全面消除130座库内危桥,逐步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00公里以上。2021年,共完成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工程43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110公里、养护工程274公里。“四级联动”强管理。建立权责清晰、市县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市级加强统筹指导监督,完善落实政策机制;县(区)级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养机制;乡(镇)村两级履行职责,组织开展管养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设置7名县级路长、101名乡镇级路长、675名村级路长及161名乡村道路专管员。2018—2021年,全市累计聘用乡村道路专管员680名,巡查里程累计已达60万公里。“规范智能”重养护。按照县道每年每公里15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标准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并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和桥梁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定期开展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优、良、中等路比率不低于85%。“便民快捷”拓载体。提速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完成19条农村客运班线,开行城乡公交线路39条,惠及全市33个乡镇189个建制村32.6万居民,全市已有417个建制村实现公交通达,占比达到61.78%,计划至“十四五”末达到80%。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加快集客运、货运、邮政于一体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点建设或改造。利用现有县、乡、村公交、班线线路资源,在具备条件的线路上开展县到乡、乡到村的邮件报刊、小件快递代运服务,实现农村客运与物流行业“资源共享、业务互助”。